beat365平台新闻中心 /News
“南财-保险行业2024年度十大新闻”发布:锚定beat365体育平台,航向奋楫笃行
(原标题:“南财-保险行业2024年度十大新闻”发布:锚定航向,奋楫笃行)
2024年12月24日,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下,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对保险行业2024年全年动态的梳理、研究,发布保险行业2024年度十大新闻,并特邀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进行点评。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保险业主管合伙人黄悦栋表示,今年是21世纪经济报道连续第三年发布保险行业年度十大新闻。知者随事而制,21世纪经济报道对行业动态的持续关注和专业回顾,能够帮助关心保险业发展的社会各界紧跟行业高质量发展脉搏,与时俱进、守正创新。2024年是保险行业锚定航向的关键一年。今年9月,保险业“国十条”3.0版本发布,进一步锚定了强监管、防风险和高质量发展三大中心任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也进一步明晰,保险业“要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顶层设计和发展导向的清晰化,让行业接下来的发展更加稳健有序。
安永保险业战略与转型咨询服务合伙人杨本心指出,透过“十大新闻”回顾保险业的2024,我们能够看见,新时代下“大保险观”已然树立,保险行业需要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保险公司追求精细化和特色化的业务实践也已然开启。发挥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在服务社会民生、助力防灾减损、培育耐心资本等方面,行业正在有序地释放发展潜力。安永团队自2021年起,持续发布了七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有序的活力”系列报告。其中,第七份报告对安永团队近年来围绕保险公司业务转型的核心思考逻辑进行了体系化的总结提炼,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9月11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9年,初步形成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日益全面、服务持续改善、资产配置稳健均衡、偿付能力充足、治理和内控健全有效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保险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监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到2035年,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监管科学有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以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等重大场合上多次强调,与时俱进树立大保险观,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灾害防控网,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相关稿件:1.21解读|构建大保险观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研究出台推进保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2.21解读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再明晰 推动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保障。
二十大指引保险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二十大以来,有关保险业的行业使命、功能定位,在一以贯之地明晰和深化。随着今年9月的保险新“国十条”发布,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则、框架进一步明确,“大保险观”已然树立。顶层设计已经指明了行业发展的航向,发展转型的路径已经勾勒清晰,保险行业需要将“路线图”变为“施工图”,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6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演讲,阐述了保险业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在11月21日召开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要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坚持守正创新,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能力,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推动服务向基层延伸、产品向细分领域拓展。要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妥善应对利差损风险,深入实施“报行合一”,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相关稿件:1.21解读|9家保险机构参加 李云泽强调“保险业要深刻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2.21解读|再提大保险观 李云泽要求保险业加快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3.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李云泽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
随着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保险业已经开启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未来发展,单一的规模增长不再是“高质量”的表征。保险行业要侧重追求价值和效益,淡化追求保费规模和增长速度。保险公司需要摒弃过去粗放、同质化的发展模式,追求精细化和特色化的业务实践,体现专精主业的决心与耐心、体现工匠精神,追求长期正确的事,找到自身的价值和特色。从探索保险与养老、健康相结合,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各类实践方向也能深刻体会到,做精、做细、做特色是无悔选择。
为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强化人身保险业资产负债联动,提高行业负债质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8月2日向各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从下调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规范保单利益演示、深化“报行合一”、强化销售管理要求等五个方面进行规定,引导调降新业务负债成本,并推动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伴随着低利率时代来临,过去十多年积累的相对较高预定利率的产品令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出现利差大幅收窄甚至亏损。于是,在2023年7月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曾迎来一次集中下调,由3.5%下调至3.0%。在今年8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再次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分批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和保证利率上限,并建立定价动态调整机制,深化“报行合一”,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
在利率下行、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分红险以“保证利率+浮动收益”机制为客户带来额外的收益,让客户在享受安全保障的同时,也能获得险企投资回报beat365体育平台,。
相关稿件:1.监管要求寿险公司建立人身保险产品定价动态调整机制;2.百余款3.0%预定利率保险产品月底下架;3.9月起人身险利率将分批下调,普通型保险上限降至2.5%;4.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分红险产品吸引力增强;5.21解读|预定利率切换在即 分红险蓄势待发;6.专访中国平安付欣:预估分红险将成为新的主力产品,占比或超50%;7.上市险企半年报观察①丨明年占比将超50%!险企聚焦分红险,推广仍有痛点;8.险企四季度主推产品密集上线 顶流分红险有何优势?
在利率下行环境下,保险公司在利差方面的挑战进一步凸显。监管引导行业适时下调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有助于降低人身险公司的刚性负债成本,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更进一步,通过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在机制层面引导保险公司健康发展,推动保险公司持续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推动客户利益真实化与合理化,为市场和行业塑造合理的预期和长效、健康的发展环境。行业只有先做到自身长期、健康发展,才能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近些年,人身保险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保险公司费用管理普遍较为粗放,导致实际费用超出了产品报备时的水平,出现“报行不一”的情况。去年以来,监管多次发文要求强化保险业“报行合一”,去年9月发布《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人身险公司严格执行“报行合一”,确保实际费用不高于报备费用。即“报行合一”从2024年起将在人身险各渠道全面落地。
“报行合一”政策推动下,今年以来市场整体合规要求提高,传统的营销模式和业务操作都受到了冲击。各个渠道也在积极转型以应对新形势、新要求。
相关稿件:1.深度|“报行合一”力挫高佣金 保险机构为防人员流失大改“基本法”;2.“报行合一”考验中间业务收入,银行“第二增长曲线.一季度A股上市险企净利整体下滑9.16%,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成为“关键词”;4.保险业年内裁撤分支机构近千家 人身险网点占比6成;5.中小险企群像观察|三家险企核心高管接连离职:报行合一”下小型险企该如何“破茧重生”?;5.“报行合一”一周年:银行系险企陆续走出阵痛 多家外资险企进入上升通道。
“报行合一”背后是对保险公司算账经营的更高要求,是监管通过规范费用管理驱动保险公司优化和重塑经营模式,使得保险公司主动寻求精细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立足当前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保险公司亟待改变过去粗放的费用战模式,扎实修炼内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在资源使用上,保险公司一方面要严控资源总量,另一方面要优化资源结构和使用方式,进而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
12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要求全面加强财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深化财险领域改革,促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行动方案》还对财险业未来发展进行规划,要求未来五年,财险业保持平稳增长,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广度深度、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初步形成结构合理、治理良好、竞争有序的财险市场体系。
具体来看,《行动方案》提出二十条具体措施,包括全面监管严格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风险、深化改革推进开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
相关稿件: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21解读丨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 财险行业未来五年目标清晰明确。
今年继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以后,财险业也迎来有关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是核心。强化市场准入退出监管、推进分级分类监管、从严整治违法违规行为、丰富风险化解处置方式,进一步塑造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强调机构精细化、特色化的定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支持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财险业未来发展指明了路径、打开了空间。
3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扩展了巨灾保险责任、提升了基本保险金额,并支持商业巨灾保险发展。如在巨灾保险责任方面,以城乡居民住宅及室内附属设施为保障对象,保险责任在现有的破坏性地震的基础上,扩展增加台风、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相关稿件:1.巨灾保险保障范围大扩展 金融监管总局将积极向全国推广试点;2.巨灾保险制度中国探索:赔付占经济损失10%左右,将扩充台风、洪水等保险责任;3.暴雨侵袭广东,保险业加筑减灾“安全网”。
气候与自然灾害风险给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停工停产、资产受损、经营受阻等。保险业支持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是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灾害防控网,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重要体现。具体的落实方向上,一方面体现在商业巨灾保险产品的发展,包括保障责任的扩展、保险金额的提升等;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开展风险减量服务,为实体经济防灾减损,在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上体现行业作为。
9月24日,国新办举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天然具有耐心资本的属性,必将成为支持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重要的价值投资者。据李云泽介绍,前期,经国务院同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动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开展试点,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募集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该基金注册资本500亿元,已正式开始投资运作,目前进展顺利。
另外,今年险资举牌节奏加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5日,年内险企举牌累计达16次,举牌上市公司数量累计达15家,举牌次数和举牌的上市公司数量均创下近4年新高。险资具有规模大、投资期限久的特点,被誉为资本市场上的“压舱石”。险资频频举牌体现了险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beat365体育平台,,也体现了“耐心资本”对权益类资产配置的偏好有所上升。年内举牌的险资中,最活跃的是长城人寿,先后举牌8家上市公司,合计耗资超30亿,此外,新华保险、利安人寿、中邮保险等也表现活跃。
相关稿件:1.21解读“耐心资本”保险资金被寄予厚望,将加大对资本市场投资力度;2.险资入市风继续吹,“长钱长投”能否“量大管饱”?3.30万亿险资加速调研:稳股息、高成长上市公司最受关注;4.“长钱长投”怎么投?险企建议进一步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5.推动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发挥作用 “长钱入市”还有哪些困难?;6.再度举牌!新华保险举牌海通证券 年内险资举牌增至15次;7.险资再出手!年内举牌次数已创近4年新高;8.险资11月连番出击 利安人寿举牌深圳国际 资本市场迎险资“长钱”新时代;9.长城人寿年内举牌耗资超30亿元,盈利、偿付能力均面临挑战;10.时隔九年中邮人寿再度举牌 豪掷动因猜想;11.险资持股路线万亿元 重仓银行股。
今年发布的保险新“国十条”提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对于保险行业而言,一方面,需要提高负债质量、积累保险长期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资产负债联动,以长期资金形成耐心资本。由此,形成长期稳定收益的资产,构建起资金、资本、资产的良性循环,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发挥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
在资本层面,今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改进财务再保险监管的通知》(下称《通知》),在财务再保险的合同行为、相关方责任、使用门槛、设置改善偿付能力指标上限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通知》规定,财务再保险分出公司通过存续有效财务再保险合同合计直接改善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超过30个百分点,超过部分不予认可。同时,为部分整改存在较大困难的保险公司宽限了三年的整改期。
在投资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引导保险机构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提升资产质量,对《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行修订,形成《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11月29日正式发布。相较《指引》,《办法》扩大资产风险分类的覆盖范围,同时完善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风险分类标准。此外,《办法》还要求保险公司将资产风险分类情况纳入内外部审计范畴,压实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
在业务端,今年下半年,广州、深圳多地监管出动,剑指跨境投保乱象,启动全辖全行业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专项治理工作。另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办公室向辖内各省级人身保险分公司下发《河南金融监管局办公室关于严禁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以“特药卡”等形式给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合同外利益的通知》,指出近期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个别公司在保险业务活动中向保险消费者赠送“特药卡”“CAR-T卡”等权益卡,涉嫌给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同时,“特药卡”“CAR-T卡”等权益卡的提供方为第三方机构,其规模小、实力弱且未获得金融业务经营资格,相关产品模仿保险产品的条款设计和赔付责任,易引发消费者与第三方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
相关稿件:1.财务再保险新规下发:体现“救急不救穷”原则,禁止粉饰报表;2.21解读《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发布 资产分类进入“强审计时代”;3.广东全辖排查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行为;4.保险营销赠送“特药卡”“CAR-T卡”被叫停,高价特药保障支付仍需探索。
透过今年9月的保险新“国十条”,我们能理解到,“强监管、防风险、高质量发展”是保险行业下一阶段发展的主基调。近年来,行业监管从严体现出持续性、体系化的特点。一方面,长期保持强监管的趋势,助力行业防范风险和有序经营;另一方面,从监管从严的具体落位点看,从总局到分局,从公司治理、偿付能力、资金运用到产品定价、销售行为与消费者保护等各个方面,从车险、寿险、健康险到农险等各业务领域,不断筑牢有序经营航道。监管在不同层面优化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并持续强化风险监测分析、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让行业自身拥有健康的体魄,进而为社会、客户、股东、从业者等各方创造价值。
11月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座谈会,邀请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人寿、招商信诺人寿等十家机构参加。商保机构负责人交流了全国统一医保系统平台和大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障碍,讨论了赋能场景、业务需求、路径方式、保障条件等相关内容,提出了意见建议。
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自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在此之前,2022年11月4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原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2022年11月25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名单,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在36个城市(地区)开始试点。
今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证监会、国家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支持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构建长效机制等五方面提出16项重点举措。《意见》明确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到2028年,养老金融体系基本建立,养老金融产品和业态逐步丰富,养老金融意识普遍形成,养老金融供给水平有效提升,人民福祉得到有效增进。到2035年,各类养老金融政策效果充分显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养老资金投资管理更加成熟稳健,基本实现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关稿件:1.深度|医保局释放医保数据开放信号 数据互通或是行业发展核心突破口;2.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开至全国 全面构建养老保障第三支柱;3.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在即:社会对制度优化抱有较大期待;4.九部门:研究创设养老专项金融债券、养老主题金融债券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养老相关领域。
目前商业健康险领域存在赔付率整体偏低的情况,部分保险公司过度聚焦低风险、健康体人群。若医保平台数据能够赋能商业保险,将能为保险公司在健康险领域把客群做宽做广、深入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更加精细化、科学合理地定价,降低获客成本、压降营销费用带来机会。
商业保险需要在我国养老三支柱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保险业在“养老”话题下具备天然的产品与服务优势。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面向全国全面实施,保险业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稳健、长期的特点,通过产服一体,帮助客户穿越周期、熨平波动,为养老长期需要做好资金的储备和相关服务的准备,为社会大众带去安心和幸福。
保险与健康、养老融合,是行业在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围绕高质量发展下个人和社会发展背后的新动能挖掘新的发展空间的必要探索。保险行业应当主动顺应国家导向和社会需求,融入“夕阳事业”成就“朝阳产业”,发挥金融作用书写养老篇章。
10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法国巴黎保险集团联合德国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海外公司在北京新设立的财险公司已获得正式批复。此外,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也获批在北京设立保险资管公司。
12月10日,国民养老披露,公司已在12月6日获批引入新股东——安联投资有限公司。
12月10日,在“亚洲保险论坛2024”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罗艳君表示,内地保险业与香港保险业优势互补,未来将继续支持两地保险业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10月28日,山东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筹建山东分公司的批复》,同意筹建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友邦人寿”)山东分公司。同日,友邦人寿在官网宣布获批筹建安徽分公司。
相关稿件:1.李云泽:新批设多家外资金融机构;2.保险业再迎两家外资进场 “鲇鱼效应”有助于规范国内市场竞争;3.国民养老迎来国际资本 安联投资正式获批入股;4.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鼓励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在香港设立境外区域总部;5.友邦人寿获批筹建安徽分公司。
2004年12月11日,我国保险业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结束,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今年正值保险业迎来全面开放20周年,二十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实践探索蹄疾步稳。今年9月的保险新“国十条”也提出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优质境外保险机构来华设立法人机构及分支机构、支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入股境内保险机构、鼓励中资保险机构稳步拓展海外业务等。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业主动融入全球、面向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保险行业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 融 街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深圳国际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华保险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平安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人寿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通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陆家嘴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通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